加隆河前往孔波斯特拉

音頻
RFI – 法国风光 – 7-5-2020
RFI – 法国风光 – 14-5-2020

GPS轨迹 :


從前,去西班牙聖地亞哥朝聖的教徒到達圖盧茲後,大部分人繞開加隆河谷,直接去奧赫,但有一部分人則沿河前往孔波斯特拉。
和佛教、伊斯兰教的教徒要去圣地、神山、朝圣一样,在欧洲,基督教的这片土地上也有很多教徒,徒步去西班牙的圣·雅各·德·孔波斯特拉朝圣,各地的信徒走到法国后,逐步汇集到一起的朝圣之路主要有四条,今天就带大家去其中最南那条朝圣之路中的一段——加隆河谷朝圣之路,走一走、看一看,这段路曾被人遗忘,近几年又被重新发现。
哦,图卢兹!克劳德·努加罗(Claude Nougaro)的歌声似乎还漂浮在这座玫瑰色城市的上空,这是加隆河谷朝圣之路的起点。这条长170公里的徒步路线,在2017年被定为标号GR86。从图卢兹开始可以分为七段。远足路线的发现要归功于学者和徒步爱好者让·马克·苏雄(Jean-Marc Souchon)。在寻找档案时,他发现,朝圣者到达图卢兹后,一部分人会沿着加隆河谷走,而不是走传统的托洛萨内路线前往奥赫。21世纪的徒步旅行者和朝圣者很有运气:加隆河谷线路是唯一一条,面对比利牛斯山脉前行的朝圣路!
从图卢兹圣·塞尔南(Saint-Sernin-de-Toulouse)大教堂出发,沿着加隆河河岸的绿荫向南穿城而过,沿途有成片的草地、拉米耶河心岛(Ramier)及其图卢兹的中央公园——汇合公园(Parc du Confluent),那是阿列日河汇入加隆河的地方。边走边看风景。不久,远远地便可看到离图卢兹十六公里的小城——穆雷的教堂了,典型的南部哥特式。正是在这里,西蒙·德·蒙福特(Simon de Montfort)在1213年对阿尔比冈人了进行的十字军东征的路上,击败了图卢兹伯爵和他的盟友阿拉贡国王。法国的这次胜利将标志着比利牛斯山作为政治边界的诞生。

离开穆雷后,地势开始走高。罗马式的圣·阿曼教堂,高耸的钟楼,俯瞰着整个山谷。其他的钟楼绵延数公里:蒙塔(Montaut),诺埃(Noé)以及建筑在岩石上的卡本尼(Carbne)中世纪城堡。再往前走到了沃尔维斯特(Volvestre),这是片河流和山丘交错的美丽地区。再走10公里,就是好像还停留在中世纪的里厄·沃尔维斯特(Rieux-Volvestre)。阿里兹小河蜿蜒环绕着砖砌的大教堂。没听错,就是座大教堂!教皇约翰二十二世曾把里厄定为教区。铺满鹅卵石的小巷里,到处都是砖木结构的瓦房,白杨在河边随风颤抖。在镇旁的山坡上,犁过的田地划出褐色的波浪。远处白雪皑皑的比利牛斯山脉的山峰如画般赏心悦目。
在卡泽尔德教堂里,圣·雅各的雕像和大钟使人想起,自己是走在中世纪朝圣者的脚步中。卡泽尔每年7月25日都举办圣雅各节。接下来很快就会到达马特斯·托洛萨内(Martres-Tolosane)了,这是一座漂亮的城堡,也是“陶器之城”。数家前店后坊的陶器店使这一传统得以延续,18和19世纪曾是这里的黄金时代。陶艺家西尔维安·梅斯基亚(Sylvian Meschia)将以前的神父住宅改成了当代艺术展厅,他将扇贝贝壳和陶土混合制作自己的陶艺。顺便还去看看令人惊叹的艺术家花园… 图卢兹以南地区所有的魅力都集中在镇子中心:古老的木制大厅,粉色的红砖教堂,古老的城墙,半砖木结构的房屋…


看看線路第二部分的美景吧!遠觀比利牛斯山和沿途的風景,以及被遺忘的修道院及其建築。
越靠近比利牛斯山脈,加隆河也變得愈加狂野。坐落在岩石上、蒙彼薩特的私人城堡將山谷的全景盡收眼底:延綿200公里的山巒在地平線上伸展。路線兩邊凹凸的丘陵、美景不斷。在聖·馬爾托里(Saint-Martory),暫停下腳步,去看看歌手迪克·安納根(Dick Annegarn)建立的、口頭文學作品館(le Verbotheque)。住在不遠處的歌手,構想了一個專門為收集口述文學的地方。在他的倡議下,每年在拉斐特-圖皮埃爾舉辦的藝術節,圍繞文字傳播聚集數位名人。

在鄉間遠眺發現博納豐(Bonnefont)修道院的遺址是這條遠足線路上的一大亮點。修道院建於1136年,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拆除,這座西都會修道院看着自己的東西隨風遠走,有的甚至在紐約迴廊博物館落戶。修道院美麗的迴廊庭院在聖·高登(Saint-Gaudens)重建:這當然更好,正在路上! 位於比利牛斯山腳下聖·高登Saint-Gaudens,正對着卡吉爾峰(Pic de Cagire),這裡最值得一游的是,仿照圖盧茲的聖·塞爾南教堂建的羅馬式學院。其歷史悠久的柱頭讓人想起,西班牙阿拉貢地區哈卡的大教堂,使我們回到了朝聖的路上,不過是在比利牛斯山的另一側。

加隆之路(Via Garona)將最好的風光保留到了最後。最後一段路,將人們帶往聖·於斯特·德·瓦爾卡派爾教堂,這是羅馬藝術的瑰寶,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孔波斯特拉朝聖路上的世界文化遺產。對那些仍然懷疑我們是否行走在朝聖道路上的人,在這裡可以看到更新了的聖·雅各的象徵——扇貝、阿拉貢的錢幣以及放置朝聖者徒步杖的金屬插環。在教堂後面,建在岩石上的聖·貝特朗·孔明斯大教堂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,遠處是白雪皚皚的比利牛斯群山。極為壯觀……

再走約一公里,就到了終點:聖·貝特朗·德·孔明斯聖母院。聖母院由孔明斯教區的主教聖·貝特朗(Saint Bertrand)在1100年左右主持建造,這裡吸引了眾多教徒來此敬拜聖潔教派創始人的珍貴文物。以至於教皇克萊芒五世不得不將大教堂擴建。今天,就來看看這裡的宗教寶物吧!令人驚訝的木質雕花祭廊,文藝復興時期的風琴,神職禱告席摺疊椅座背面上裝飾着的精美雕像,聖·貝特朗的陵墓。在羅馬式的迴廊中,參觀者混合著朝聖者,終於可以再此停下腳步,休息片刻,安靜地欣賞遠處的比利牛斯的山峰和余脈的秀麗景色。

Conseils pratiques, étapes, traces GPS, récit.

%d blogueurs aiment cette page :